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根茎类 > 浙贝母
编号:10697709
浙贝母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8月11日 中医药数据博物馆
 浙贝母/土贝母/象贝/浙贝/象贝母/大贝母/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/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./浙贝母片
浙贝母
 浙贝母/土贝母/象贝/浙贝/象贝母/大贝母/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/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./浙贝母片
浙贝母片

    药材描述

    拼音: ZHE BEI MU

    拉丁: 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

    别名: 土贝母、象贝、浙贝、象贝母、大贝母

    药用部位: 鳞茎

    产地: 浙江、江苏、安徽

    采收: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,洗净。

    加工: 大小分开,大者除去芯芽,习称“大贝”;小者不去芯芽,习称“珠贝”。分别撞擦,除去外皮,拌以煅过的贝壳粉,吸去擦出的浆汁,干燥。

    地道沿革: 贝母之名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。《新修本草》云:“此叶似大蒜。四月蒜熟时采良。……出润州者最佳,江南诸州亦有。”到了明代张景岳认识到浙贝母与川贝母功效不同,在临床加以区别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正式将川贝、浙贝分条记载,并云:“浙贝出象山,俗称象贝母。”

    栽培要点: 喜温暖湿润,雨量充沛的气候,怕涝,怕冻,怕水浸。以阳光充足、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。用鳞茎或种子繁殖。

    药性: 寒

    药味: 苦

    归经: 归肺、心经

    功能: 清热散结,化痰止咳。

    主治: 用于风热犯肺,痰火咳嗽,肺痈,乳痈,瘰疬,疮毒。

    毒性: 无

    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3~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
    禁忌: 寒痰、湿痰及脾胃虚弱者慎服。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。

    药材性状: 大贝: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,略呈新月形,高1~2cm,直径2~3.5cm。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,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,被有白色粉末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白色至黄白色,富粉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珠贝:为完整的鳞茎,呈扁圆形,高1~1.5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类白色,外层鳞叶2瓣,肥厚,略似肾形,互相抱合,内有小鳞叶2~3枚及干缩的残茎。浙贝片: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。椭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1~2cm,边缘表面淡黄色,切面平坦,粉白色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粉白色,富粉性。

    药材来源

    植物名: 浙贝母

    拉丁: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.

    科名: 百合科

    属名: 贝母属

    形态描述: 草本。鳞茎粗1.5~4厘米,由2~3枚肥厚的鳞茎瓣组成。茎高30~90厘米,基部以上具叶。叶条状披针形至条形,长6~15厘米,宽5~15毫米,下部叶宽,上部的狭并且顶端卷须状,最下部2叶对生,其余的3~5枚轮生或2枚对生,稀互生。花数朵组成总状花序,稀为单花,顶生花具3~4枚轮生苞片,侧生花具2枚苞片;苞片叶状,条形,顶端卷须状;花俯垂,钟状;花被片6,矩圆状椭圆形,长2~4厘米,宽1~1.5厘米,淡黄色或黄绿色,内面具紫色方格斑纹,基部上方蜜腺;雄蕊6,长约花被片1/2;花柱比子房稍长,连同子房略长于雄蕊;柱头3裂,裂片长约2毫米。蒴果具宽翅。

    生态环境: 生于低海拔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。分布于浙江、江苏;日本也有。

    药材饮片

    饮片名: 浙贝母片

    炮制方法: 除去杂质,洗净,切片,干燥。

    饮片性状: 为不规则肾圆形厚片。外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。断面白色,富粉性。质硬而脆。气微,味微苦。

    炮制作用: 使药物洁净,便于调剂和制剂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